蓓蓓谈留学 | GAP微访谈 9-10年级孩子的升学准备
2018-08-31 17:26 盖普国际教育
本文内容来自蓓蓓老师与中欧校友的讨论整理,校友的孩子在美国读高中,对于孩子即将面临的升学问题,如何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是本次谈论的重点。
校友:
九、十年级的孩子,已经要为大学升学做规划了,在美国升学顾问很多,鱼龙混杂,有些收费昂贵但不一定契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如何选择升学顾问?如何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规划好这个关键阶段的课内外学习活动?我想和面临这个问题的校友做讨论,想给孩子一点中肯的意见。欢迎讨论!
蓓蓓:
关于这个问题,我从升学顾问的角度说说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9年级尤其10年级确实要开始考虑升学规划了,如果在国内对应的就是初三高一。升学指导是个引导孩子自我认知和自我发现的过程,所以国外学校的counselor不会说好,你就选这个,做那个吧,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考虑和探索。我们在孩子9-10年级时其实不是特别关注孩子具体做了什么事情,有哪些活动和特长,而是看这些表象的背后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点,比如从事一项体育运动,孩子享受的是单纯运动释放的快乐,还是群体协作的团队感,还是竞争所激发的斗志,或是对于荣誉的渴望,这都是不同的。
根据观察和深入的交谈了解了孩子真正的兴趣点和灵感源泉之后,才会开始建议学生可以适当了解哪些专业,自己去找寻一个可能可以长远发展的方向,就此再展开一些学校的了解和接触。包括选课,课外活动的开展。
孩子其实还小,兴趣和爱好不定性是很正常的,但是背后总会有些逻辑可循。比如我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她那种心怀天下的责任感和对知识对思辨的渴望是强烈而真诚的,所以我们会鼓励她跟这样的人在一起,交流沟通。有意思的是,这些孩子聚在一起,就算在打麻将也会聊起公民论坛、美国立宪等话题。。。后来孩子本科学习历史,哲学和拉丁文,在耶鲁成绩是top2%。我爱这个学生不是因为她进了耶鲁,而是因为她明确的自我认知和定位。
呵呵,可能我是本科学习哲学宗教学出身,所以对于事件背后的逻辑和本质比较看重,说得玄了一点,见笑。
校友:
@蓓蓓 如果孩子的兴趣点不是很确定或者会有阶段性的变化怎么办?毕竟十六七岁对生活、社会、职业的认知有限。
蓓蓓:
这个太正常啦,我见过很多学生,大学前两年换了3-4个专业。但是总会有些逻辑在里面,比如孩子更容易关注理论或逻辑分析还是更关注人群和体验,倾向于量化还是模糊描述,愿意成为leader还是强有力的执行者,或是团队中的润滑剂,这都能某种程度反映孩子的个性和兴趣。
学习理工、社科、人文、商科、或者艺术的孩子还是有区别的。慢慢定下大方向,然后再去关注未来考虑选择的学校。
其实不是说未来想学理科就一定要参加科学竞赛什么的,只要是能够反映孩子的理科思维方式和应用能力的活动都是好的被认可的,比如孩子去一个商场连续观察了3周,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说停车位的饱和程度以及可以考虑的解决办法,这就是非常棒的活动和调研。其实这些在中国听起来好像很新奇,在美国的中学一直鼓励孩子这么做的呀。说来惭愧,我们做的也就是学习美国人的逻辑和方法。
校友:
如果前面的大方向大体清楚了,在考虑学校的时候有什么要领?有人建议提前和孩子对目标学校做直接的走访,您觉得这样需要吗?
蓓蓓:
利用春假什么的走访一下是可以的,走访是比较直观的了解方式,在学校转转,跟人聊聊都是不错的。在大学网站上预约info session,参加campus tour,跟学生导游多沟通,会体会到学校不同的气质。有个女孩6年级跟家人去了美国,成绩好文笔好,特别喜欢新闻学,早申请选了西北大学新闻学院。但圣诞假去耶鲁转了一圈,后悔了,觉得耶鲁的专业虽然没有西北牛,但是学生人群的气质更吸引她。回来写了一篇耶鲁走访的感受投稿过去,发在耶鲁的网页上。但后来孩子直接ED录取了西北,留了个小遗憾。现在都大学毕业一年多了,在路透社工作~
校友:
在大学选择的时候具体怎么确定呢?例如孩子准备学新闻专业,是从最好到一般选择性的走访和了解几家吗?然后回来确定。您的建议是怎么做?
蓓蓓:
对的,各个学校的侧重点完全不同,就说传媒专业吧,西北侧重的是新闻,哥大侧重的是新闻报道和纪实,看普利策奖就知道了。而西海岸的学校比如南加州大学侧重的是流行文化、加州洛杉矶侧重的是媒体,而著名的雪城大学Newhouse侧重的是PR和传统纸媒。家长带孩子走一圈会有直观的了解。
后续讨论为学生的具体内容,故而分享出前半段,给父母老师们一个参考,我们总说规划和设计孩子的课外活动、升学路径什么的,但其实更多的是梳理学生的兴趣、优势和特色,而不是从零开始设计一个产品出来。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案,是不能够套用或复制其他“成功学生”的升学路线的,与其只盯住结果,不如好好享受孩子在自我发现中不断成长这个过程。毕竟教育本身也只是一个过程,而非终极目的。